2012年3月30日星期五

道德精英

那天进行校内口试,我问小朋友:学生当义工有什么好处呢?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取得分数。接着,他分析当义工能如何如何为他加分,最终又可以在报考初院时扣分云云。我再问:还有没有其他好处呢?他摇摇头。

  小朋友的答案突然让我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位中三普通工艺源流的学生。我已经不记得他的名字,但却记得他的样子:平头,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眼睛炯炯有神。他话不多,上课态度和成绩皆马马虎虎,但也不捣蛋。坦白说,他并不出色。

  直到有一个星期天,我心血来潮,陪妈妈上巴刹买菜。起初,巴刹人多,我也没有留意到他,直到他大声呼叫我,招我过去他的摊位,我才知道原来他兼职卖鱼。他满头大汗,向舅舅说:这是我的老师。来,我送你一条鱼。我不要,他也不管,就随手捡了一条我也说不上名称的大鱼,装进塑料袋硬塞给我。我被他的热情吓着了,从此不敢再去巴刹,怕他再“塞鱼”给我。

  自那天起,我方注意这名男生,也比较有话题聊。有一次,我和他们闲聊时,他的朋友爆料说:老师,你别看他傻傻的样子,他每个星期六去老人院帮忙老人。我纳闷,问道:你帮老人什么啊?他腼腆地说:没有啦,有些老人行动不便,我帮忙他们冲凉、擦身、打扫卫生、剪头发、谈天……这些咯。没什么啦!

  那已经做了很多好事了!我简直不敢相信坐在我眼前的小男生心地这么善良。当年是没有强制中学生进行社区义务工作的。

  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小朋友每年有机会做义工,献爱心,但好处是“取分数”,这令人始料不及。

  那天我到购物商场逛,补习中心外有人递了一个传单给我,上面印着大大的字“培养你的孩子成为精英”。我现在对这个词有点麻木,不知道有没有机构创办一个“培养你的孩子成为道德精英”的课程?

在他们的幸福里

从来不曾为了出席一个婚礼如此伤脑筋该如何装身。

  天气炎热,要穿得凉快又不失庄重,庄重里却还要顾及到时得脱鞋子。曾动念是否要披上印度装,再想还是放弃了。

  同一层楼的印族邻居雾莎幼女苏诗玛出嫁的日子终于到来。一两年前雾莎就为筹备这个婚礼而忙碌,频频飞到印度班加罗尔父母的老家订购各种用品。某日搭电梯遇见她手捧大叠印度婚纱杂志,灿笑嫣然,说道:“名贵漂亮的婚纱只有印度才有,我们的新娘子必定要全身金光闪亮,和时下一般的惨白婚纱是完全不同的。”

  我期待着喜悦的分享,最近接到喜帖,才知道英伦留学多年的苏诗玛的未来夫婿是英国青年丹尼尔。

  屹立牛车水已185年的马里安曼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庙,对我来说似熟悉又陌生。牛车水是我怀旧的老地方,但马里安曼庙只进过一次,以旅游猎奇心情陪同外地友人观光。虽然长年生活在多元种族和宗教的岛国,我对印度教的认识其实仅限于皮毛,对他们信仰的三大神明——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以及毁灭之神“湿婆”,也是一知半解。

  那天早上,庙门外如常摆满鞋子,我们脱鞋入庙,从俗一如游客,可我们知道自己既非普通游客,又不是进香膜拜的教徒。绕过大殿后方,登上婚礼厅,眼见一众宾客衣香鬓影穿金戴银,脚上都穿着鞋子,才发现原来从庙宇有侧门可以直通礼堂,于是连忙出去大门把鞋子拎回来穿上,别让光脚丫子亏欠了一身衣装。

  舞台上,主持婚礼的宗教司以梵语诵经祈福,古老的《吠陀经》教义里满是爱的开悟与哲理,而且有我们能听懂的英语祷念穿插其间。驱魔障、洒圣水、扶正气、发盟誓的仪式层层叠叠,然后,新娘的父亲、任教于国大的阿南达教授,为新郎浴足,将爱女交给一个纯净的人。接着,一对新人互换颈间花环,然后一缕白米如雨般洒落,化作富贵荣华。台心一团香火不停燃烧,两人携手一同将米通簌簌滑下,浪漫的爱情、甜美的日子就此掀开新篇章。然后两人手牵手衣连衣绕火行七步礼,在每一步不同的寓意里,永续的爱情、恒久的幸福、无尽的能量、健康的体魄、足用的财富、快乐的下一代,还有患难与共的种种祈愿,都全情许诺了。

  素食自由午餐后,我们随着宾客们排队上台,一一向宝座上端坐的新郎新娘献上祝福。

  我真心喜欢这样的祝福,温馨、亲切、圣洁而意味深长,远胜于华人婚宴上的三声“饮胜” 。仿佛在这对金童玉女的幸福婚姻和生命开悟里,也有我一份最诚挚的祈福和参与。

彩虹人生

风雨过后有阳光,常常有;风雨过后有彩虹,稀罕!即使有也要有条件,“太阳在东你在西,太阳在西你在东”。现组屋林立,偏向东或西,都只有一半观赏的机会。不像住甘榜时代,屋子稀疏,旷野宽广,彩虹任西东,都饱览无遗。

  春节前,喜见绚丽彩虹,特别珍惜,虽短暂但精彩,低思往后还能得见彩虹几回。一见彩虹,脑海里立即浮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应是小时候背或默写“自然”或“科学”课本,至今记忆犹新,不随流失的岁月而忘记。

  七彩色如快速旋转,会呈现一团白灰色,这是物理现象,但人生何尝不是如是:展现的七彩缤纷彩虹,如年轻到壮年时多姿多彩的人生,不管贫富贵贱,钱多钱少,聪颖或痴呆,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愜意的生活环境。天生万物,“一支草一点露”,只要尽本分,努力工作,都能或多或少有所成就,至少不缺口饭吃。除非天灾人祸,非本身所能控制。人生不可能圆满,总有缺漏,也才会努力补助。所以哲学家指出: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生最美好的时节。

  旋转到了只有一种白灰色,就譬如人生的晚年,不管你高官豪富,过尽奢华,或者贩夫走卒,苦难随身,大家都同样面对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走过的路已是过眼云烟,是非成败转头空,褒贬已无意义,谁都没有选择。大地河山,日月星辰依旧,人最终都会逝去。所以人生最终都是人人一无所得,也一无所失。

  印度大文豪泰戈尔说:愿生如夏花绚丽,死如秋叶静谧。

  我想做个普通好人,尽人事,安天命,尊严地走完人生旅程,足矣!

2012年3月27日星期二

搞大肚

假牙又再扮演“燕归来”一角,翩然而降返国探亲。我说“翩然”,是因为这次第一眼看见他,十分明显潇湘不少,上回欲盖弥彰的肚腩何止消失无踪,简直还变得扁平如镜。

  由于“行动似弱柳扶风”的潇湘妃子深入民心,聪明又有语言创造力的广东人索性将潇湘当作形容词来用,比起兜口兜面的“这么瘦”有深度多了。“欲盖弥彰”当然是玩笑话,天性坦荡荡的假牙从不掩饰自己,趿着一双咯咯响的大红木屐满街趴趴走。题外话,我觉得假牙很适合当李添兴电影里的某些角色,当他跷起穿着木屐的二郎腿乜斜着眼看对方时,真有高深莫测不知底蕴之感。论外观,两人也有哥儿俩相似之处。

  假诗人是百分百的超级猪迷,回马国第二天的洗尘晚宴,便是一顿几乎全猪的潮州肉骨茶为他接风。读过“手痒版”《我的青春小鸟》的读者,该会发现肉骨茶位列新作《八肚夭》的流口水美食名单内,以肉骨茶洗尘正是体贴安排。

  这家潮州肉骨茶的茶汤清澈浅淡而不油腻,有道辣酱炒鱼头是传统潮州菜,还有苦瓜炒面也别有特色。饱食一顿海陆大菜后,假牙依然潇湘得很,让我开始猜测他何以相隔一年多后会吃不胖,希望不是另有隐衷。我也曾经无论横吃竖吃身材都30年不变,后来才知道并非食神待我独厚,而是甲状腺过度活跃之故。

  晚饭后立即移师嘛嘛档续摊,这是为食集团的指定活动。天气酷热得无以复加,由于咳到呕电的深度咳嗽仍未痊愈,我要了一杯Kurang Kurang Kurang Manis(少少少甜)的加姜拉茶。潇湘诗人比我惧甜惧得彻底,他一口气重复四次Kurang。

  隔一晚去看映期长命百岁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散戏后在戏院对过的嘛嘛餐馆喝茶。晚餐还没吃,我要了印度炒面,这回学了乖,点一杯无糖的热桔子水。假牙吃了有鸡有菜的饭后,又吃罗地真乃(这道印度煎饼同样名列《八肚夭》)。再帮忙解决掉洋葱煎饼。如此大胃王竟然还一年比一年苗条,该有资格出版什么吃肥享瘦那类畅销书。

  昨天则是吃日本菜,众人皆点定食(套餐),因为可以任吃堂上的自助餐。日本菜看上去小盘小碟仿若玩家家酒,但一顿下来往往要揉着肚子高喊太饱。再加上日本捞生,更加不得了。离席时,瞥见假诗人腹部微隆,啊哈,他终于给祖国的美食搞大肚子,只用了区区三数天。

病人的气味

上临床医学课时,教授告诉我们,要训练好自己的鼻子。通过嗅觉,能嗅出病人传达的信息。这也是传统临床医学“望闻问切”的诊断手段。教授教导我们各种病患所散发出的不同气味。例如肾脏衰竭尿毒症的病人所发出腐烂鱼腥气味,肝脏衰竭的霉烂的臭味,严重糖尿病酮酸中毒发出烂苹果气味等等……教授还自诩说他能够嗅出伤寒病,痢疾的病人!

  当上医生后,我们就得日夕和病人作近距离接触,也势所难免嗅到他们身上发出的气味。气味之多,何止刚才所说的那几种!

  病人身上气味的确向医生传达很重要的信息。气味不单只跟他们的病患有关,也可从而知道背后种种人生事迹。

  有些高血压病人,一口咬定说自己生活有规律,说烟酒不过是逢场作戏,偶尔为之的应酬。可是从他身上很浓的烟酒味道,就可以知道他真实生活方式。

  说到臭味, 有些病重老年人散发令人作呕,难以忍受的臭味。原来社会上还有被亲人忽略,遗弃的可怜虫。老人长期没洗澡, 身体齷龊,满身污垢,发出氨臭尿臊味(粤语叫尿餲,读liu arc)。有甚于此,由于长期卧床,背部长了床褥疮,感染导致恶臭血腥脓疱,有一次我还见到有蛆虫在里面,好不恶心!开始时我觉得费解,家人衣着光鲜,老人却如此邋遢?后来我才知道家人早把老人“摈弃”在外,没有在一起生活。问起家人老人情况和病情,都是一问三不知!想想才不过四五十年前,当时老人年轻力壮,抚养孩子们长大,如今引导他们走上光明人生大道的父母, 到了生命最后旅程,竟然要在没有人关心陪伴下孤独走完……

  还有,一位发出“香气”的一位中年女病人,因为颈项有几粒又肿又痛的小肿块来诊所看我。她神情紧张,一脸惶惧,香气袭人!这香气,不是香水气味,而是焚香膜拜的烧香气味!

  原来这位女士,听人说颈项肿块是癌症末期症状,是癌细胞扩散到颈部淋巴节。经过检查,原来是喉咙。颈部淋巴节发炎。一番解释之后,她才心中释然。

  后来护士告诉我,这位女士在来看我之前,先去过庙堂祷告,求神明庇佑。她身上的香味,是庙堂里的香火熏到的,我知道后不禁失笑,原来看医生竟然有如此大的恐惧与压力!

病人身上气味的确向医生传达很重要的信息。气味不单只跟他们的病患有关,也可从而知道背后种种人生事迹。   

2012年3月23日星期五

打尽心中怨

敢怒敢言的香港人,抗议呼声已从例行的上街游行,进展为跑到湾仔鹅颈桥打小人,被打的小人,是一些与港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高官达人。

  刚刚过去的3月5日是惊蛰日,也是港人选择打小人的节日。这一天是星期一,不是什么公共假期,很多人特意请假到鹅颈桥下打小人。报章报道,打小人的人群中,多了一些对港府不满的愤怒青年。不论是打自己的小人,还是打公众的小人,专业的鹅颈桥阿婆都会迎合顾客的需求,尽打心中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港人在惊蛰日打小人,已成了一种习俗。有人说每年都打,不打心不安,好像一辈子被“小人”纠缠,也有人明知是一种迷信,依然不能免俗。

  香港社会贫富悬殊,民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有人经济能力有限,不能拥有自己的安乐窝,被逼长期住在危机四伏的“劏房”里,眼见选举特首前夕,候选人上演一幕幕政治闹剧,弄得满城风雨,大家都心理不平衡,便借着一年一度的“打小人”活动来发泄一下。

  你打、我打,把高官达人视为生命中的小人,也只有香港市民才想出这种阿Q式的精神战胜法.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能够在一天内把鹅颈桥搞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引来游客们的注目,也算是给旅游业做出了一点贡献!

  “惊蛰”原意是天气回暖,春雷惊醒了沉睡的蛇虫,古人为了镇压作恶的蛇虫,想出在这一天拜祭白虎,用白虎的威严来镇压蛇虫,后来渐渐演变成在白虎面前“打小人”,希望白虎也能制服那些对人类不利的小人。

2012年3月22日星期四

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其一不知其二是指: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这是人们常犯的毛病。举几个例子来说吧:

  不少人以为,新加坡在莱佛士登陆的1819年就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但根据史书记载,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永久割让)是在1824年。1819年1月30日莱佛士与柔佛苏丹驻新加坡的代表天猛公阿都拉曼签订的条约,只是将新加坡部分地方的治理权交给英国。

  有些人只知八国联军,不知有英法联军。常读到有人说1900年八国联军抢劫与火烧圆明园,最近我带多名中国朋友沿着新加坡河进行历史之旅,我指着那座白色的额尔金桥说,那座桥纪念的额尔金是率领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的英国统帅,他们很惊讶地说:你有没有记错呀?抢劫和火烧圆明园是八国联军干的呀。我查过好几本中国近代史的书,明明写的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大事劫掠。18至19日,3500名英军纵火焚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1900年8月14日攻占北京,16日至18日,特许官兵在北京城抢掠三天。没有记录说八国联军去圆明园抢劫放火,那时圆明园已荒废40年,难道八国联军去圆明园看废墟吗?英法联军干的事,不应记到八国联军的账簿上,这绝不是为了减轻八国联军的罪责,而是为了尊重历史。

  关于日本投降,与新加坡有关的日子有三个:一个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一个是那年8月18日统治新加坡的日本军政当局高官篠崎护向市民宣布日本投降,还有一个是9月12日日军代表板垣征四郎正式签投降书。在美芝路的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的铭文刻的是日军占领新加坡至8月18日,那是有根据的,但有人以为刻错了日期。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就说最近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革职的事件,有些人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妄下结论。

  为什么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呢?分析起来有四种情况:一、事情的真相还没大白,人们只看到冰山的一角就以为那就是整座冰山;二、有人刻意将局部当作全体,用他的权力掩盖对他不利的另一面,误导别人;三、对人对事有成见与偏见,只愿意承认他乐意看到的一面,对事情的另一面故意视而不见,西方有句名言:成见与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四、读书不求甚解,治学急于求成,没有做充分的调查研究就急于下结论。

  由此可见,要对人对事有全面的认识是多么不容易。

2012年3月21日星期三

夕阳工业

台湾一个“师爷级”的扒手被警察捉到后,向警方慨叹说:“扒手已是夕阳工业,现代人都用信用卡或电子货币,现金带得少,偷10次都不够交一次法院罚款。他说:“70年代是此行业最‘景气’的时候,去菜市场走一圈回来,最少也有20多万元的‘收入’”(约新币8000元)。

  看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只需一卡在身,无需带太多现钞,轻松方便,扒手真的是没什么油水可扒,这千年“行业”也只得随着时代的巨轮和科技的进步,逐渐式微,没落,最后只得“罢手”,走回正道,重新做人,这也许是科技进步对他唯一的“贡献”。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夕阳工业”,如书店、布店、裁缝店。

  先说书店,由于电脑的普及,网络神通广大,坐在电脑前,双手只须在键盘上按按打打,就能知道天下事和你要的知识;再加上电子书的逐渐流行,这些都是对书店的致命伤,逛书店的人越来越少,所以,这几年来书店一间接一间的收盘倒闭,最近连具规模的叶壹堂也关门大吉,书店在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不乐观,是大势所趋的“夕阳工业”。

  再说布店,过去任何建屋局的镇中心,大小布店最少也有10多间,如今几乎难得一见,生活节奏的紧迫,时间的宝贵,人们不会再到布店买块布,然后找人量身裁剪,布钱加工钱最少整百块,费时费力,把那整百块钱拿到购物中心或夜市可买两套现成的服装,方便又实际,所以,目前只有旧珍珠巴刹还有一些小型布店,他们主要的顾客是中小型服装公司,门市根本没生意做,是属于日渐没落的“夕阳工业”。

  裁缝店过去也是组屋区的常客,如今也是难得一见,由于工厂生产大量的男装裤,从最便宜的10多元到中等的20-30元,质地较好50元左右,即买即穿,不合身可马上修改至合身为止,如此便宜快捷,谁还会走进裁缝店给裁缝师量身定制,一条普通长裤加工钱最少也要60元,除非特别需要,谁还会再去光顾呢?再加上这是手艺工作,后继无人,走向“夕阳工业”的行列是必然的。

2012年3月20日星期二

吃中餐

还记得好几年前在韩国过冬,那是个寒冷的夜晚。吃了一周的韩式料理后,大家都吃腻了。所以一向热爱吃中餐的爸爸,决定在最后一晚请大家吃顿好的。我们走在寒冷的首尔街上,渴望找到一家中餐馆。可四周都挂满韩文字符,没有中餐馆的踪迹。走了许久,在一个偏僻的后街,我们终于看到了“中餐料理”这样的告示牌。大家兴致勃勃,二话不说,马上光顾这家餐馆去。

  原本以为会是个像样的中餐馆装潢。不料,它竟是犹如快餐店的装潢。没有圆桌,氛围冷清。大家都惊呆了。韩籍服务生把菜单递给大家,便马上跑回厨房去。

  看了菜单,再次吃惊。他们所提供的中餐不是平时看到的那么多元化且又有什么小菜之类的。他们只提供几道主食,大多属于面类,非常简单。菜单里的照片也不怎么精致。由于大家非常饥饿,没什么力气在寒冷的街上寻觅餐馆了,所以还是将就点,随便点了点自己要吃的。

  等待上菜,我们总是能观察到那里的工作人员不停进出厨房与餐馆。后来才发现,原来他们是送外卖营业为主。虽说用餐的顾客少之又少,但外卖订单却很多。每几分钟,都能听到电话铃声响起。

  上菜了,大家的饥饿难耐终于得到了解脱。自己点的炸酱面卖相不怎么样,可惊奇的是,那盘面格外好吃,且又温暖万分。大家似乎瞬间忘掉了奢侈佳肴的味道如何,只沉浸于那简单而不怎么昂贵的料理。痛快吃着,毫无怨言。

  这样回想起来还真可笑。那自称的中餐馆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了。

  简单就是美。无需华丽的格调,无需奢华的美食,那寒冷的夜晚成了心中最温暖的一夜。

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东京重生

抵达东京,才发现刚好是311海啸的一周年祭。媒体上对赔偿、核能安全等问题的讨论依旧沸沸扬扬。想起去年,我刚好在叙利亚旅行,当地人以为我是日本人,频频发出慰问,而现在叙利亚那么漂亮的国家那么多热情的人,却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一切真的难以预料。

  走在繁忙的新宿街头,游客明显少了很多。虽然这时候或许是到日本旅行的最佳时机。游客减少意味着你可以享受更多的空间,航空公司和酒店也以削价来吸引游客。东京依旧是亚洲最时尚的城市,每周都有各种活动在进行中。在东京期间,全世界最高的天空之树将要开幕;老派贵气的银座也迎来不少新邻居,川久保玲主导的Dover Street Market和全球最大的优衣库几乎同时间于银座开张。

  当前外人对日本旅游的第一个顾虑依旧是辐射问题。虽然日本观光局和政府已经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通过发布辐射指数(数字都比一些亚洲城市来得低)来挽回旅行者的信心,但人们对日本之行还是有所担忧。关于辐射的谣言也满天飞,出发前还有朋友说了几则未经证实的故事,主角通常是朋友朋友的朋友。谣言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有无限的生长能力,可以把微型小说演化成历史巨作。

  当然,东京人的生活早恢复平常,日子还是要过,地铁还是得挤,根本无暇去操太多的心。日本朋友说自从311事件发生之后,她和家人之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当时她算是幸运了,才走了两个小时就到家了,一些人则必须露宿街头或睡在地铁站里。现在她也和家人约好一个地点,若灾难再次降临,就算发生通讯和网络中断,也知道要在哪里会合。

2012年3月15日星期四

不能说的秘密

不能说的秘密 /石高建

我突然发现,母亲其实识字,识得比我多,比我深,因为她把一个“爱”字识得透透彻彻……

“小熙。作业写完了吗,写完了拿过来给我检查。”

  看着表弟迅速呈上自己的作业,母亲又在作“例行公事”。我在一旁笑着,细细品味着母亲脸上那幸福的样子,自己童年的记忆大门不禁随之打开……

  记得小时候,每次做完作业,都会毕恭毕敬地呈交给母亲,因此总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看着她那敏锐的目光扫着作业本上的每一个字,我每次都不敢马虎,有时还会事先自行检查。可母亲最多只是审阅一番,偶尔评价字的美丑,有没有超出方格,其他并没有太多意见。我得意自己的完美,不过有时也会在母亲慈祥的笑中感到一种捉摸不定的味道。

  然而有一次,我把作业交给老师批改,却换来一顿批评。放学后,我气急败坏地跑回家问母亲:“为什么不告诉我作业中的错误,害得我被老师批评!”母亲先是一怔,继而带着一丝诡异地笑着说:“我是特意没告诉你的,让老师批评批评你也好,这样你才印象深刻,以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她说得倒也在理,可我仍有一点点怀疑:母亲怎么会看到我的错误而不指出呢?

经过一番思前想后,我决定去试探一下。

“妈,我有个问题,有十个苹果,拿出其中的五个是几分之几啊?”我满得意地一口气说完早想好的问题。

  母亲一愣,审视了我一眼,笑了笑说: “你说呢?”
  “我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啊。”母亲又露出了那种捉摸不透的淡淡的笑容,“你说到底是多少啊?”
  “二分之一。”我得意地说。

“算你聪明,二一添作五,也就是二分之一,我是故意考你的。”母亲又是神秘地笑着。
  “二一添作五。”我听过,老师也讲过,原来她不是不懂的,我的怀疑原来都是多余的。以后我依然每天把作业交给她检查,一切如故……

  终于有一天,我偶然从外婆口中得知:母亲其实并不识字。我愕然了,一刹那,我呆住了,一切来得太突然,我不敢相信这本该真真切切的消息,而是对一个博才的母亲与一个文盲母亲这一角色转换的现实,心有不甘。但转念一想:母亲这样做是为了让我更认真地对待作业;我应该要理解她的良苦用心。

  从那以后,我依旧每天把作业交给母亲检查,只是比以前更加认真。但我没有向母亲提起那件事,因为我不想打破母亲的“例行事务”,她也是想尽一份对我的责任,而我也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去捅破这层其实无关紧要的“纸”。只是它已经成为我和母亲彼此心中“不能说的秘密”,而这个秘密饱含着责任、关爱与理解。

  如今母亲年事已高。但还是那般严肃地浏览着小表弟的功课;而我就坐在旁边,看着母亲,看着她微笑的目光,严肃的神情。偶尔地回头一笑,就令我回到了从前。我突然发现,母亲其实识字,识得比我多,比我深,因为她把一个“爱”字识得透透彻彻……

最后一页

现场热闹的情景已几乎可称为混乱,络绎不绝的人潮,四处堆积的书本,人乱、书更乱。我开始感觉头昏脑胀,但周围的人似乎很陶醉在“书海”中,热切地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这种场面好像比较常出现在服装店的大热卖。我却感觉不到一丝兴奋,往前走,只见书店的一些角落已被隔开禁止进入,而可自由行走的部分,接近一半的书架已空荡荡,原来书架没有了书的画面是如此令人心神不定。

  这时我听到一位售货员接听电话:“是的,现在的折扣是70%。”她停顿了一会儿,又继续说:“没有再减价了,就是70%直到最后一天。”难道有人抱着几乎免费买书的希望吗?叶壹堂最后一个星期五的夜晚,付款柜台前出现长长的人龙,人人拿着一大购物篮的书籍。我突然想起国家博物馆不久前结束的巴黎奥赛美术馆珍藏展,免费入场的最后几天,需要花约一个小时排队入场。这时有工作人员报告:排队付款时间预算是一个半小时。这比免费进博物馆的时间还长!

  就如之前我不相信有这么多人热爱艺术,现在我也不相信新加坡的阅读风气有这么盛,大家心里更是明白,造成今日的局面,原因恰恰相反;假如在这段期间买书的每个人,之前偶尔来这儿买一本书,如今叶壹堂是否就不需要结束营业?令人惭愧的是,其实我与大多数人没什么分别,自叶壹堂重返新加坡,我好像只买了一两本书。

  记得很多年前,滨海城的叶壹堂关闭后,我去香港或台北旅行时,还特地去寻访叶壹堂书局。在香港,它是最大型的书局之一,而台北101的叶壹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约五年前,叶壹堂回返家园,我迫不及待地前去,想回味一下当年那令我头晕的斜书架,同时也抱着能够看到更多中文书籍的希望,但兴奋的心情并不持久,对设计,我了解甚少,而尽管怡丰城更靠近我家,若要买中文书,我还是习惯性地跑到乌节路。现在后悔,也已太迟了,我只能抱着这样的希望,近年来连续两家大型书局的关闭,能提醒我们多支持本地书局,以及重新寻找翻阅传统印刷书籍的乐趣。

你好吗?

在电话里,频频追问久别了整整十年的同窗兼室友:“你好吗?”

说完后,才后悔那是多么无谓的问候!

正如她说的:“其实你更应该问的是,腰有没有酸?背有没有痛?”

那么多的岁岁年年过去了,我却依然记得那年冬天的期末考,她穿着厚厚的睡衣,睡眼惺忪的走进

我的房间,向我借笔记的样子;在那最后

关头 ,一起挑灯夜读,一起眼冒金星,一起头昏脑涨,一起怨声载道,那些不复追寻的日子,至今

回想起来,还是想笑的。

而今,正如她所说:“我们活在最累的年纪,我完全认同,因为我们已经无法随意放弃,其中最累人

的这件东西就叫做责任。”

人生活到了某个阶段,好与不好,爱与不爱,其实已无甚差别,“就是这样”、“只能这样”、“还能怎

样”,就是最好的诠释。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阕苏轼四十七岁时写的词,要到若干年后的今天,

才敢说:“我懂”。

“你好吗?”

她没有回答是对的,否则就是敷衍了。

她说的是:“你几时想见我,我就飞过来见你!”

这句话,让我动容了好久好久。

2012年3月14日星期三

危险的交易

行行都有忌讳,从事金融及财务的会计师、律师,和上市公司董事、管理高层等,最害怕的就是在变卖公司股票时,会触犯非法局内人交易。不过,只要不被贪欲控制,不要在公司未公布足以影响股价的重大信息时抢先进行交易,就可避免。

  但这说得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尤其是当你手上有他人所无的特殊消息,知晓自己公司或相关公司的股价,即将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你控制得住自己不去购买或变卖此股票的冲动吗?

  这就好比一个有未卜先知能力的人,知道一组博彩号码,明天开彩时会中头奖,试问他能抵挡得住不去抢购号码的诱惑吗?很难吧!不同的是,后者若真的中了大奖,算是他的运气佳,但前种情况却会让当事人丢失工作,甚至会被迫交缴高达所赚取或避免损失金额三倍的罚金,所以一定要三思才后行呀!

  不久前我国的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在管理层会议中得知公司的业绩,即将因需承担旗下子公司的损失而出现亏损,一时惊慌,控制不住自己,在公司尚未公布业绩时,就急忙把手上的公司股票脱手。虽避了2万7000元的损失,但终究东窗事发,因涉及非法局内人交易,被金融管理局罚了6万7500元(相等于2.5倍),遭会计协会革除会籍,也丧失了工作,令人惋惜。他执意上法庭抗辩,结果两次败诉,律师费超过10万元,而他实际损失何止这些呢?

  以前执业的时候,我从不敢投资股市。朋友都不解,我当时从事金融法律,应该很熟悉这个行业,怎不利用专业知识来套利赚钱呢?其实,就因我做这行,常不时会获知某公司一些尚未披露,但又会影响股价的信息,所以更不能触碰股市,不然就会遇到两种诱惑:第一种就是接到某股票价钱即将上升的内幕消息,难免心动也会想要赚一笔。比较糟糕的就是手上有某公司的股票,突然获知股价会下降的信息,那种把股票变卖必会触犯法律,留着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投资亏损的无奈心情,准会让人受不了。为了不让自己日后陷入左右为难的情况,就干脆连开始都免了。

  若是真的无法避免,如担任公司董事或高层的部分酬劳是公司股票或期权,那就更需要发挥自制力,别让一时的贪念战胜自己,最终造成因小失大的后果。

  毕竟,钱亏了以后还可赚回来,但一旦丧失名誉与诚信,这一辈子也许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学华文

学好华文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件大事。我每天回家,就被“逼”着写字,背成语。昨晚,我如常地复习着华文,阵阵困意袭来,我放下书,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我在街上走着,突然看见前面有一架云梯从天上垂下来,上面写着:直达月球。于是,我抓住梯子往上爬,爬呀爬,不知爬了多久,终于爬到月球上去了。月球上有山、有水,还有许多我从没见过的植物。让我惊讶的是,这里的番茄比我们的西瓜还大,黄瓜比我们的手臂还粗。这时对面来了一个人,他个子很高,鹰钩鼻子,灰色的头发,身上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他和蔼地对我说:“小朋友,欢迎你到月球来。”哇!真是不可思议!我用蹩脚的华语问:“咦?你会讲华语?”他笑笑说:“现在大家都在学华语,我也不能落后呀!我还会英语、马来语、日语呢!”

  月球人居然能讲多国语言,我惊呆了。于是便问他:“你的华语讲得那么好,可以告诉我窍门吗?”他笑着说:“学语言没有捷径,只要多讲多练,你的华语水平也能很快提高。”接着,月球人送给我几颗番茄和黄瓜的种子当见面礼。我谢过他的礼物,也答应他以后会更勤奋地学习华文。

  就在我依依不舍地向他道别时,有人突然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一下子惊醒,原来是一个梦!

  回想着月球人的话,我想:嗯,只要努力,我也一定能把华文学好。

2012年3月12日星期一

何物不微

凡是超过一天的外出行程,必定有至少一书同行,这是求生守则,以免夜晚无事可做无处可去又叠高枕头也无觉可睡时活活闷死。今回亦一样,为狮子国的四天三夜旅程收拾行李时想着该带何书,下意识似从书架取下有些蒙尘的“The God of Small Things”(微物之神)。

  我说下意识是因为投宿的旅馆坐落于实龙岗的小印度一带,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想象那种又热又湿又辣又油的咖喱飘香味。若晚上的助眠书是一本像《微物之神》的熟极而流黑森森眼波流盼印度风味异域小说,简直是贴身剪裁衬到绝。

  这书仿如是专为陪我趴趴走的随身书。上次带着远行去到香港,看到小女孩苏菲摩(Sophie Mol)溺水那节心惊胆震,再也难以为继,就是自那时起便开始蒙尘。今次我已找到另一个卒读全书的方法,即是不为重大情节而心情起伏不安,只专注于小眉小眼的阅读乐趣,彻底追随书名的微观旨意。

  作者阿伦苔蒂罗(Arundhati Roy)正业为建筑师,对细节十分讲究,转化成文字,便是对地球微小生命的生动描绘。我曾经为她笔下肥头胖耳一头撞死玻璃窗的绿头大苍蝇而惊艳,既有这样的细微观察能力又有如此妙趣横生的文字调控,难怪作者这本处女作一面世便举世注目。

  抛开怕看死人塌楼的心理负担后,我也明白为何《微物之神》该叫《微物之神》。如这一小节:“Silver fish tunnelled through the pages, burrowing arbitrarily from species to species, turning organized information into yellow lace”(蠹鱼在书页间挖隧道,随意穿凿各昆虫类,把齐整的资讯转化成黄蕾丝)。蠹鱼的食粮正是一部“The Insect Wealth of India”(印度昆虫宝鉴),所以“求知若渴”的银鱼也算是吃自己。

  庞然巨物如大象也获得作者的微观注视,因电殛而倒地的巨型哺乳动物在象牙被分锯后,80罐酥油淋上象尸准备火焚,“There were lots of flies”(很多苍蝇)。我注意到书里很多蛇虫鼠蚁意象,完全符合次大陆的地理环境,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死亡现场都给予冷处理:“They hoped, not without reason, for picking of giant innards. An enormous gall bladder, perhaps. Or a charred, gigantic spleen”(它们希望有巨型肠脏可啄。或许一个大膀胱。或一个焦黑、巨大的胰脏)。这些“它们”,是聚集周围树丛中的印度食尸鸟(Pariah Kites)。Pariah即贱。

  书里令人坐立不安的工笔描写此去彼来,伺机而噬这一幕还不算可怕。《微物之神》每一回都有回目,点题的回目在全书下半部出现,就是焚象以火这回,恰好以巨无霸之衰点出生命之微和脆弱。

  何以小人小物如此重要?因为生命是不可承受之轻。微物之神是个怎样的神?书里多次将“失落之神”(The God of Loss)与“微物之神”一口气并提,意思明显不过。

2012年3月11日星期日

回家

这次回家逗留时间颇长,也能慢慢的逛逛新加坡,去了不少可能一些新加坡人也还没去的地方,在自己的家园里做了一回深度游旅人。

  我也觉得新加坡越来越漂亮,虽然城市越来越拥挤,空地起了楼房,老地方被拆除。去了滨海湾,地铁出口的餐饮和休闲设施也都不见了,变成一片狼藉,恍惚间,觉得或许它们都不曾存在。优质的餐馆的确也多了,用餐的人当然未必是新加坡人,服务员也来自五湖四海,到底这些转变为了谁?当然有大部分的新加坡人还是挺享受这种中产式的甜美生活,当然也有大部分的新加坡人觉得这些似乎和他们无关。

  我过去特别喜欢,现在也觉得好逛的小阿拉伯,现在也已经面目全非。很多房子都修复了,老门窗卸下了它们憔悴邋遢的面容,变得明艳动人,经过装修等待新主人的大驾光临。过去记得这里有不少的老式咖啡店、香水店等,但他们不少已经搬离了原址或让其他可能更为短命的时髦商铺取代。改变未必是件坏事,只是为什么只有一种方向的改变。活化老区是我所关心的课题,保留了躯壳典当了灵魂的地方,和一个购物商场有什么太大差别?所谓的历史只是这些老区最显目的装饰品而已。

  我喜欢香港的Soho或上海的前法租界,在那些区域中闲逛,除了时髦餐馆之外,还有不少老式的杂货店、文具店等,提醒我们城市曾经走过的路。这些老区内还生活了不少“原住民”,因此不像城国的老区,清晨或深夜时总觉得死气沉沉。我们历史不久的古早生活形态早已经进入了博物馆,而不是活生生的在身边演出,不断的翻新翻新翻新,也自然会让我们对生活美学中的老旧残等失去了品鉴能力吧。

笔心

  不断的翻新翻新翻新,也自然会让我们对生活美学中的老旧残等失去了品鉴能力吧。

2012年3月9日星期五

小女子不才

网络上越来越多令人捧腹的中
式英文,如watch sister即是“表
妹”的中国式英语,译法实在恶搞逗
趣。说到表妹,不得不说说我那个
正在装修新居,忙得昏头转向的
watch sister。连日来三点一线,上
班/新居/回家,忙于奔走,兼顾
的事又多,几乎累晕了。前阵子见
到她,简直就是陷入某种枯槁的状
态,就是广东话所说的“残”。
  忙乱无序的时候,她常自我调
侃,说自己什么都不会,属笨头笨
脑一族。家婆说她不会煮饭,不会
做家务,不会上巴刹只会去超市买
菜。Bingo!全对。她一做这些事,
犹如百人大厨房被翻过来一样,乱
七八糟,恐怖极了!可是说也奇
怪,在五个儿媳妇中,家婆最疼的
却是她。
  公司里,同事也常笑她不会察
言观色,不会搞关系,不会打小报
告。总之,就是不会搞办公室政
治,反倒被别人耍得团团转。就连
她的宝贝女儿也嫌妈妈不会游泳,
不会玩游戏机,不会跳舞。因为独
生女渴望妈妈成为她的玩伴。
  幸好她自嘲的功力不减当年,
否则早就被这一连串“不会”淹没
了。向来表妹就自认愚钝笨拙,举
凡要手眼配合的事,比如开车,肯
定会闹出人命。所以当年大伙去学
车的时候,她打趣说献丑不如藏
拙,更重要的是别浪费时间和金
钱。可是说真的,不会开车有啥关
系,当年追求她的人,从小坡排到
大坡,什么型号的车都有,羡煞我
们这些旁人。
  在她老公眼里,她“不会”的事
也不少。比如不会假惺惺,不会鸡
婆,即使吃饱饭闲着,也不会东家
长西家短,自然也不会搞是非。在
亲友妯娌之间,人多口杂,也不会
做表面功夫。吃了亏,也不会因此
讨厌别人,更不会一见利益,即刻
飞身扑上。
  常戏弄她,江湖如此险恶,不
知这些是她的优点还是缺点。她俏
皮回说:“歹势”啦,甭担心,小女
子虽然不才,没有特殊技能,也没
有优渥家境,可是有如此体贴又了
解自己的丈夫,已足矣!

一声鸟啼

终于要说再见了。
  这些年来,身边的琐事,生活
的苦与乐,天天在发生的那些我们
不能理解的怪事,都能触动我画话
的笔,写作的神经。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句话,一幅
画能带给你快乐,能让你共鸣,那
就是我最美好的收获了!
  书本无法,画话亦然。
  从老爸弯腰用湿布在木板上写
大字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看见什么
是随性随意。从我提笔涂下第一幅
画开始,我就知道要让颜色自由说
话。这种信念,一直跟随我至今。
  当年老友邀约写稿,我亦是本
着这种自由心的涂鸦心情,没想到
这一涂就15个寒暑。
  感谢身边好友、损友、球友、
酒友们的鼓励,有一些出现在画话
里的故事,写的就是你我之间的故
事,我会好好珍惜,慢慢重温。
  感谢不知名和已知名的“粉
丝”给我电话,和我分享画话的乐
趣,其实我并不如你们想象中那么
年轻。

 今早,我又要去看天气了,连
日来的冷风和绵雨已被浓浓的雾气
取代,窗外一片迷蒙,这时候若走
入雾中,挥手说再见,那将是怎一
个浪漫的画面?
  想起当年南洋谷里那个清纯小
女生写下的隽永诗句“我要从画中下
来了,把树树山山留在云里”此刻的
心情就像这毕业感言,已化为一声
鸟啼!

2012年3月2日星期五

外包的哲学

“外包”是现代管理学的一项经典发明。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统称为“外包”的管理模式,成为一种在管理工作中,能有病治病,无病养生的上等良方。

  过去,手头上工作量增加,要增雇人手;长工不足,加添短工。自从有了“外包”的模式,干脆利落,把工作外包出去,从此长工不足短工不继的难题,外加杂七杂八的什么劳保、安检、认证、售后服务、顾客投诉等等责任一併外包出去了。管理,不就请个能盯人的人,负责盯着外包,此人对外包出去的工作可以不懂,但是,对花费、时限与工作成果素质,他能盯死就行了,用不着他亲自动手。

  或许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道路,就是不得不往价值链上游去,沿途丢下许多繁琐低值的工作,给真正会用手劳动,愿意用手劳动,或是不得已只能用手劳动的人去做。这些在中下游的工作当然也创造价值,只不过,相比之下,中下游的价值只能净算,要留下足够的空间,让给在上游的人去增值。上游的人无利可图,中下游或许连小魚也捞不到。本来,食物链价值链只需取得平衡,维持互惠互利的宗旨,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各守本分,则相安无事。然而,果真能那样,则我们又回到最原始的,是姓资姓社,是乌托邦的存在可能与否的无谓辩题了。

  在市场经济的日子久了,谁都知道往上游才是上策。真功夫不懂没关系,到上游去的决心、毅力、手段要先学好。待到进入管理层的笵围里,事无大小无不能外包的。用手劳动的事,即使是懂也得装不懂,外包呀!外包不是为了把工作让贤者为之,外包主要还是责任的转移,美其名曰:节约、方便、尊重专人专家做专注的事。

  所以,如今现象是:专项部门没专家,平常无事人在家,遇到大事找专家,专家都在别人家。这现象肯定又是来自外包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