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9日星期日

回一位读者

两星期前,我发了一篇小文《民主之家》。朋友后来转给我一篇本地读者的论坛帖,是对那篇小文的反馈。首先感谢这位读者不仅读完了我的文章,还特地做了评价。此外,帖子里有两个疑问,我想我应该解答一下,这样较为负责。

  这位读者朋友的第一个问题是:直呼父母名字是没有家教的表现,和民主什么关系?第二个问题是:难道在美国,学生见了校长、老师不叫校长、老师,而叫名字吗?难道公司职员见了总裁不叫总裁而叫名字吗?

  “没有家教”的批评大概是因我文章里有这么一句:“有时,我们在亲密、完全开放的氛围中甚至会以名字称呼父母。”这里有两个限定语:“有时”和“亲密、完全开放的氛围”,这说明我们偶尔才以名字称呼父母,而且是在某种特殊时刻、特殊气氛中,即我们觉得喊一下名字反会更亲切。譬如,我有次看到母亲烫了头发,看上去异常年轻,忍不住赞叹说:“爱莲同志,你烫了发很漂亮嘛。”她听了很得意。

  说到家教,它并非一成不变的。在旧时代,孩子对父亲要言必恭、行必敬,不得违抗父命。如果父亲叫你娶李家的小姐,你却声称自己爱王家的小姐,这不仅是没有家教,而且是大逆不道。妇女则要对丈夫百依百顺,这才叫妇德。但时代变了,家教、妇德的标准不也改变了吗?

  家教的改变或者说一个称呼的变化和民主有关系吗?我不敢说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不会直接产生议会和反对党,但我觉得有间接的关系。威严父权的解冻,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和自由表达,这说明自我意识的觉醒、气氛的宽松,而民主在宽松的气氛中更易产生。清末民初,父权、家教受到了大挑战,许多青年违抗父命、逃离自己那家规森严的封建家庭,去追求自由和理想。这和当时日趋自由的社会氛围是紧密相关的。称呼也一样,因为它不仅是个称呼,还折射出社会规则、心理等诸多因素。几十年前的中国人对领袖毕恭毕敬、顶礼膜拜,所喊口号是“毛主席万岁”,而现在网友称温总理为“宝宝”。你能想象当年的人叫毛泽东“毛毛”吗?这是不能想象的,简直罪该万死。但到八十年代,天安门广场出现了“小平你好”的标语。中国舆论界认为,“小平”这个亲切的称呼体现了人民不再把领袖当半神的偶像,体现了政治气氛的改变和宽松化。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可以说,在美国,不少学生会以名字称呼师长,不少员工会以名字称呼上司。在家庭里,孩子偶尔也会以名字称呼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这不算冒犯,对方甚至觉得这样让他们更接近,填补了两代间的代沟。我刚来时参加一些聚会,看到年长的人或教授都尊称他们的姓,但对方总是更正我说“Just call me George、Tom或某某”,让我反觉得自己无趣,像个古板拘谨的人。当然,也有不少人仍习惯用尊称,这完全根据个人喜好。自由就是你有所选择而且可以选择,没有规则强迫你只能选这个或者必须选这个。

  我想,无论教养还是礼节,其实质是对他人感受的顾及和尊重。当我喊出母亲的名、夸奖她的发型时,她被哄得更开心了,这样我就没有不尊重她的感受,因此也没有践踏真正的教养和礼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