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8日星期四

小食家

老友来访,走访夜市,尝尝地方风味的小食是必然的行程。

  广州人说,吃在广州。广州的夜市是最好最多样化,最有特色的,我同意。

  在广州,到处都是美食街和夜市,在小区、小村、小巷里都能吃到美味的地方特色小吃。从酸到甜,从苦到辣,应有尽有。远至新疆的烤羊肉,近至湛江的烤生,都有浓郁的家乡味;广州人应该知道,是这些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地方美食丰富了广州小食的特色。

  印象中似乎台湾的夜市更有活力,我的台湾友人都这么说,我也同意。

  80年代的台北士林夜市,以及万华的夜市教人想起那时候的新加坡牛车水,热闹,杂乱,有人气,有味道。鹿港、台南和高等地都有地方色彩非常浓厚的美味小食。

  台湾的小食除了五花八门外,更是创意十足。“棺材板”、“大肠包小肠”等有独特名称和味道的小食,令人难忘。最想介绍给广州友人的台湾小食就是这道形状诡异的“棺材板”了。

  新加坡人说,新加坡的夜市小食才是最好的。(有没有人同意?)

   早年的“牛车水”味道已经没有了,现在已变成旅游街,洋人街。要尝到真正的新加坡美食也许可以到“老巴刹”去,要不然就是道地的咖啡店、熟食中心了。在 这些地方才可以吃到道地的南洋风味美食。咖喱、沙爹、肉骨茶、海南鸡饭等原汁原味。还有那道比“棺材板”更诡异的“罗惹”(蔬菜水果沙),可称得上是含南洋人酸甜苦辣的精品美食。

如果意犹未尽,可到芽笼的红灯区夜市“续摊”,在这里除了尝美食外,还可以顺便看看“美色”。

  其实,美食就是文化,每一个地方的小食更是延续这种文化,情感的粘接剂,没有谁的小食是最好的,只有保留自己最纯真的地方味道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