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7日星期二

爱上野菜

经过日落洞巴刹一家蔬菜铺,见到一篮指甲菜摆在前面最当眼处,我“啊”了一声,因这是一见到便不可放过的稀罕菜。这个广东人依其形状称作指甲菜而福建人则叫做“莎露米”的翠绿野菜,是此地一年到晚从来不缺的家常蔬菜。“莎露米”此名虽美,但只是根据音译,原名未知如何写,不可能是Salome(莎乐美)的亲戚吧?

  土生土长野菜竟有个洋味十足的芳名实属异事,更奇的是除此岛和邻近地区,就不见在其他地方出现。不过柬国卡卡初见指甲菜就像他乡遇故知般喜不自胜,说在她的故国也是随地生长的野菜,叫做“伯莱润”;“伯莱”是吉蔑语“菜”字,全名意译即润菜。我爱沙露米因其鲜嫩青绿可爱如翡翠,却不知有何食疗作用,但吉蔑人却当这个菜是去暑通肠的有益蔬菜,效果和下火去热的凉茶一样,即使他们一样用辣椒峇拉煎去炒。

  既然有此野菜知音,接下来几天都有莎露米上桌,配料同样是鲜虾和峇拉煎,单单一道菜就可下饭,还吃得十分香甜。这样好吃又有营养又无农药的好菜售价低廉,马币两元已可炒成一大碟。即使素炒也一样美味,因菜本身带些微苦,咬嚼后便回甘。看到牛兄牛弟默默低头吃草的富足模样,大概也像我们吃野菜般苦后回甘吧。

  另有一样从前常吃到的野菜,就是滚汤或清炒皆宜的马齿苋。观音亭后街的后巷沟边沙地常见到一丛丛野生小植物,我们几个经常呼朋唤友游荡街头的小孩,一眼就认出那是妈妈从卖菜街常买一大扎回来滚汤的马齿苋。只是此后巷野菜分量不足以煮成一顿,谁也不会采回家当作加菜。

  马齿笕虽然粗生粗养,连水沟边的缝隙都有本事长得欣欣向荣快乐无比,可见生命力之强韧,但一遇水和火却极易软化。白萝卜、老黄瓜、莲藕之类瓜蔬需慢火煲上一两个小时才变软腍,可马齿苋只要放进热水里略滚,便变得又软又滑顺喉顺意,比吃生菜还容易。马齿苋的汤底通常以江鱼仔熬成就很清甜,若打入一两个鸡蛋也可以。下点蒜米清炒亦是不错的素菜,加蛋兜炒就更美,效果与薄荷炒蛋相似,既可口又具有食疗价值。

  上次去金马仑高原游玩,见到山边长满茂盛鲜嫩的龙须菜,众人哗哗大叫,说用来炒峇拉煎最好。吃龙须菜只采摘其嫩尖,所以马来话叫做pucuk paku,pucuk即是嫩芽,还有个名字叫paku cai,cai大概是福建话 “菜” 的意思。不过马来人煮龙须菜,偏爱用椰丝酸柑做成格拉布,或者加椰浆煮成咖哩,这种长相漂亮的野菜,即使只简单的蘸点参巴直接生吃也鲜脆得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