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8日星期三

老书局的人情味

前些时候约了上海书局的陈蒙志老师和蔡楚君老师吃饭。认识蔡老师已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在教书,负责阅读推广计划,正愁不知道给学生选哪些书。同事介绍说蔡老师对推广阅读十分热心,便亲自到上海书局请教。   第一次见到蔡老师是在上海书局门市部的楼上。蔡老师坐在书堆中,滔滔不绝地给我介绍各类适合学生的书籍。我记得那时和蔡老师谈得很投契,一个多小时下来,只顾着听蔡老师说故事,把任务差点儿给忘了。后来再去了几次,知道蔡老师体恤教师教务繁重,因此凡向上海书局订书的学校,她都附上简单的阅读练习供老师使用,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   我隔年又负责阅读活动,再到上海书局找蔡老师。她抓起余华的小说《活着》,说希望我把这本好书推荐给学生阅读。我当时还没读过《活着》,只知道余华是当代名气挺大的小说家。蔡老师说,很多老师担心学生看不明白,敢把《活着》选为阅读教材的学校很少。我相信蔡老师的判断,当下便决定选《活着》为中四学生的阅读材料。   后来上海书局决定结束营业,但间中我还是常在不同的场合碰到蔡老师。这次约蔡老师吃饭,她的先生陈蒙志老师也一起来。在席间,陈老师提到新加坡在五六十年代是东南亚华文教育的重镇。那时主要的书局,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书局等,是华校所需教材的主要供应商。除了供应课本,华文书局还充当“人力中介公司”。当时,要找工作的教师,甚至是校长,都会把履历寄放在这些大书局,而学校每到人员更替的时节,也会到这些书局请老板推荐教师和校长。陈老师说,那时候的学校都向书局购买教材,关系密切,书局也就自然而然地肩负起“职业介绍所”的工作了。   那时的华文书局,无论是给教师提供职业介绍的方便,或是像蔡老师一样,不但亲自挑书推广阅读,还免费给老师提供阅读练习,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这些背后确实有其商业利益的考量,可是若没有一种“以人为本”的关怀,恐怕也持续不了。   这样人情味在现代的连锁大书局中已经消失了。幸好,这几年陆续有人经营特色小书店,和老板熟悉后,他们会针对个别顾客介绍好书,让爱书的人流连忘返。只可惜,这些书店主要售卖英文书籍。除了在历史中找寻当时满满人情味的华文书店,也冀望有心人能继续经营富有人情味的特色华文小书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