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8日星期四

我住金殿路

金殿路是条很短的老街道。六十年代这地区叫“四脚”,多是木板屋,1962年河水山火灾,千间房子被火神吞噬,奇怪的是百年的“金兰庙”(大伯公庙)却完整不受。当年大火洗劫后,迅速兴建了单房和二房组屋,给受灾居民居住。随着城市发展,重建及新建的房屋都是高楼大厦,既有政府组屋,也有私人公寓大楼。

  我住在金殿路快40年了。1971年刚新建的一12层楼四房式组屋,和两栋三房式组屋隔邻,当年那算是金殿路最“高级”的组屋。那两栋在小山坡上的三房式,几年前除了,地段要新建30层高楼,工程现在快完成了。我这栋四房式老屋快四十年了还在,10多年前翻新。数十年了,左邻右舍一些居民,从见面打招呼到很久没打招呼,到没看到人了。在那翻新后所建的“多功能”厅,几乎每个月都传来经声和祈祷唱诗经声,还有“麻将”声,不知道又是哪家的老人走了。

  房像股票般上升,不少人把老房子卖了,赚了一笔钱搬家。新搬来的是年轻人或新公民。还有个别人因私人公寓集体出售,得到大笔赔偿金,高价买了这里的老屋。于是,靠近地铁的老屋房价也升值了。我的老房子,当年买是2万5000元,翻新后了一个储藏室,费用1万 元,如今售价却可达40多万元!

  这几年我家对面,有私人建屋工程,也有建屋局的工程,呆在家里真是受,只好经常外出溜溜。每天建筑工 程的吵杂声响,还有那飞尘埃,像阵阵烟雾随风向而飘,客厅云石地板常常会有一个个脚印。我天天擦地板,有时早晚擦两次。地板一干净,心里也舒服多。

   望着周围一栋栋新建的高楼组屋及私人公寓,我的老房就像我一样,老态龙钟了,不管怎样翻新洗刷,都掩盖不了老化形态。可是它最大的长处,就是客厅和厨房 的面比现在的四房新屋大多了。所以说,还是老屋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