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8日星期五

英歌舞的联想


前不久在中国中央台播出的《沿海行》节目里看到潮汕地区的“英歌舞”,无端端引起了一点关于文化的联想。
  节目介绍的是以英歌舞扬名的潮汕城市普宁。主持人说,如今英歌舞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当然要归功于普宁市多年来对此民间表演形式不遗余力的推广和发扬光大。
  我没看过英歌舞的现场表演。小时候倒听父母亲说过——那算是某种“口述”的文化传承吧。对他们那一代而言,包括潮州戏曲、潮州大锣鼓——当然也包括英歌舞在内——的艺术表演,应该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潮州戏曲和潮州大锣鼓随着那一代“过番”(潮语,指到南洋也),并且协助构建了某种南洋文化(虽然后来它们也跟着方言的“消失”而“解构”了),英歌舞却没有飘洋过海南来。曾经风靡一时的《苏六娘》、《陈三五娘》或者“潮州交响诗”(我常以为潮州大锣鼓有如西方古典音乐中的交响诗),曾几何时都已成为绝响。我父母亲那一代,于是一夜间纷纷莫名其妙地“失语”。
  犹记得父亲谈起英歌舞时兴奋之情。童年的我不明所以,如今终于“颇晓一二”(这四字必须以潮州话“念”出)。因为,尽管只在荧光屏上欣赏,我已感受到那种劲健飒爽的风格——好个奔放不羁的“英雄的歌舞”!
  的确是英雄的歌舞:它原是表现《水浒传》人物的舞蹈——结合武术与舞蹈于一体的表演形式(根据节目介绍,英歌舞融入了南拳单打、双打、三面打、四面打等动作),亦“舞”亦“武”,舞步豪迈奔放,动作大开大合。配合舞蹈员的脸谱和服饰,加上绚烂的潮州音乐,真是赏心悦目的表演。
  主持人还访问了一些舞蹈员:扮演李逵的是一爿小商店的店员,扮演宋江的是肉摊摊主,而巾帼英雄一丈青扈三娘呢,哈,原来是街坊卖卤味的——十足梁山好汉的“市井气”。
  这市井气,倒叫我想起上个月在美术总会看装置艺术家蒋才雄现身说法的“装置艺术简报”(展出地点是马六甲)——“别坐在我上面”。我以为那也很有“现代市井气”。
  是“衍生”自郭宝崑作品《郑和的后代》的装置艺术。简报结束后我对才雄说,其实真正的“宝贝”(简报中的展览厅里高高低低挂着许多铜铸的“宝贝”)——我们真正的“根”——是方言。才雄笑曰:被斩掉了。
  方言是南方文化的载体。载体没了,何来岭南文化?何来潮汕文化?何来闽南文化或客家文化?都……给剁掉了(按:“剁”字原属古音入声字,须以潮语念才传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