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

蝴蝶效应

最近在北京一次午餐会上,对同桌一位温文尔雅、和蔼谦虚的年长者,印象深刻。虽然前辈是退休了的造船专家,言谈的内容却出乎意料没牵涉到他的专长。席间有人提起他多年的专业成就,他总是谦虚地说,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放在现在,即使是同一个领域,他过去做的在当时算得上再好的,如今也已不足道尔。他笑言:该退休了就真的退休了,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老人。
  但是,前辈倒是对席间比他年轻许多的“年轻人”的工作,话趣甚浓。我留意到他总是在发问。不是那种长辈试探后生能耐的提问法,而是问得像一个充满求知欲望的年轻人,对弥补自己或缺的资讯与知识抱有渴望得到答案的殷切。我可以想象得到,长辈过去的成就,肯定不是他自己所说的不足道尔。比之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一切都抱着得过且过,漠不关心的生活态度,长辈的求知态度叫人肃然起敬。
  言谈间忽而谈到蝴蝶。长辈问:什么是“蝴蝶效应”?他说:他记得曾经读过文章提到这个词,却不理解那是什么意思。字面上看来和蝴蝶生态有关,既然席间有昆虫专家,就想问个究竟。
  昆虫专家回答不了,把问题抛给我。我招架不住,想到也曾经读过此词,但日久疏忘,真说不准,只能凭依稀记忆胡扯几句。
  回来之后,心里老存个芥蒂,想起前辈的求知精神碰上我的模糊应对,真是汗颜。于是,四下探问,得到的也是模糊应对,只好找书上网查询,终于弄得明白。
  “蝴蝶效应”,美国气象学家/数学家Edward Norton Lorenz 做了“海鸥舞翅,会不会影响气候?”为题的研究,在1963年提出的理论:“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都将可能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1979年12月,他在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这个理论就从此定名为“蝴蝶效应”。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