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5日星期四

半世纪前

一场文艺表演散场时,人潮拥挤,上下扶梯时往下望,与一位往上看的女士打个正着。如果在五十年后偶遇,第一眼就認出彼此,还能叫出对方的名字,那是怎样的情缘?

  当年因为教育政策改变,教育部安排一些学生直接从华校中四升入英校的大学先修班,我被“选上”,迷茫的走入“群英飞舞”的名女校。虽然过去的英文成绩算是优秀,那只是在每天一两小时的英文课,也最多是试卷成绩的表现,如今置身在走廊、课室、食堂、礼堂、实验室唯一语言是英语的陌生环境,跌入了痛苦的深渊,正打算逃之夭夭时,身边出现了明亮的救星。

  从另一所名女校转来的美丽的上海小姐,以温和、热诚接纳了我这个只会用华语,根本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华校生。她充当我的翻译员,帮助我融入群体。更重要的是,她把老师上课时的笔记,口述的实验程序和她自己所作的笔记,毫无保留的借给我,还在课余给我恶补。

  同学们都是友善的女孩,并不是有意把我看成“外星人”,只是她们也不知如何对待这个“缩头乌龟”(怕被老师点到回答问题,总把头低着),有了一位“亲善大使”,我也开始有勇气,其他同学也开始释怀。我用我的破烂英语,她们也尽了想象力尝试明白我的“词不达意”,还需要加上她们所学过的单字的华语,开始了我们之间的沟通。

  两年的时间,我从一个一句英语也不会说的华校生,到可以用不漂亮的英语与老师同学交谈,成为实验室内的伙伴,一同上图书馆,一同看英语电影的英校生。我的成绩虽然并不很理想,但是我跳过了那低栏,为自己开启了另一个空间。

  毕业不久,这位“恩人”到美国升学,开始时有用“air letter”(信纸信封并用的单张邮笺)联系,不久也失去联络。

  半世纪前苦尽甘来的经历已逐渐淡忘,但对这位“患难之交”却是永记心头。如今我们都已从青春少女成为半老徐娘,时过境迁,这次相逢,是否还能继续前缘,或只是巧遇中的惊鸿一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